2004年10月26日
我是谁?
写了四个月的中文blog了,但还没有承担"介绍自己"这个义务。最近发现有些新朋友到过这个网页了,不知对本人的身份感好奇不?
我是澳大利亚人,男,26岁。我忘记本来如何对汉语感起兴趣,反正上大四的时候,因为不太忙,所以我在业余学校开始上汉语课。毕业大学以后,在我家乡上了两年的班,同时继续学习汉语。毕竟出了一个主意:"不妨去中国试验试验我的汉语水平吧!",于是2003年2月来到辽宁省大连民族学院任英语教师。我这个普普通通的澳大利亚人,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变成"老外"这个以稀为贵的东西,可说我做了快两年的怪人了!
在大连讲了三个学期的课,总算发现我并不是天生的老师。我好不愿意再作这种工作,不过我舍不得这么早就离开中国。幸亏在网上我认识到青海三川发展促进会的会张,朱永忠,安排好来这个民间组织当自愿者,今年7月就到了,至今如此。"三川"是民和县南部的名称,位于青海省的东角落,傍着黄河,共有六个乡镇。这里的人多属于土族、回族或藏族三个民族。
我写这个blog,一个目标当然是练习中文写作,不过更重要的目标是和我去年认识的朋友们保持联系。老实说,我不善于写信啊、打电话啊来做遥远的"老朋友",所以我想用这个网页来补充一下那些该写而没写的信,该打而没打的电话。也许久久不见面的人最终必然逐渐疏远,不过我觉得至于朋友嘛,疏远得越慢越好。
"疯狂的中国人"
作者 [澳大利亚]Todd ::编译 管锥
姐姐去德国时,把那些她看来不可理喻的事,在日记本背面列了个清单,名曰"疯狂的德国人"。其实,对任何一种不同的文化都可以列一个类似的清单。我敢打包票,如果有人到我的国家旅游,肯定也能编出个"疯狂的澳大利亚人"来,而且,这个单子会长得让人吐血!其实,要理解另一种文化,关键是要明白,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。如果我们抛开偏见,虚心看待这些事情,我们就不得不反问一下自己,"究竟是谁疯了,我们还是他们?"
我把我在中国遇到的那些怪事也整理出来,列个清单看看。说是怪事,在中国人看来实属寻常。有些是我能解释原因的,其他一些则还没弄清楚来龙去脉。如果你能把这些都解释清楚了,那你就是"中国通":
1.枕头里塞满了麦子或玉米壳。(编者注:可能指荞麦皮)
2.一张床板就是床了(人就睡在床板和被子之间)。
3.清早起床,得把被子叠起来放在床的另一头。
4.玉米棒子被当作快餐在街头叫卖。你甚至可以买到有棒棒糖和冰淇淋味儿的玉米。
5.在申请银行账户时,我得在"教师或医生"这个选项中打勾。
6.有些人用一根细绳把手机挂在脖子上。
7.认为防晒霜是一种美容保养品。它装在一种又小又贵的瓶子里,还常常免费赠送一瓶皮肤美白霜。
8.很多女孩在艳阳高照时撑着太阳伞。
9.拖把的手柄很长,但扫把的手柄很短。
10.很多新娘虽然穿白婚纱,但迎亲车队却是一溜儿黑色轿车。
11.在高档酒吧里可以喝到咖啡,但不是用浓缩咖啡机做出来的,而是将一种球形玻璃罐子,放在一个小煤气炉上加热,整个过程像在做化学试验。
12.买东西论价时用"斤",而电子秤却用"公斤"。
13.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时,你有没有想过问问父母,为什么没有儿童节?告诉你们吧,中国竟然就有,而且是国际儿童节!这里还有教师节呢。
14.一些地方的人们冬天大约每周才洗一次澡,但每晚睡前都要洗脚。
15.吃猪肝,但不吃葡萄皮。
16.在大学里,很多学生都把自己的坐垫带去教室,有些人还戴袖套。
最后,为公平起见,我也列一些在中国人看来不可理喻的外国人行为:
1.都是成年人了还老是背着个书包。
2.骑自行车时爱戴头盔。
3.表达6至10之间的数字时两手并用(中国人用一只手就能办到)。